岳家拳
岳家拳为我国民族英雄岳飞所创。岳飞自幼胸怀大志,学文习武,牢记母训“精忠报国”,以“抗金救国”为已任。岳飞在抗金作战中将所学拳术结合作战要求,授予全军,岳家拳自此初具雏形。目前的岳家拳,是岳飞第四子岳震和第五子岳霆于宋绍兴十一年(1141年)岳飞蒙难后和部分将士隐于杨梅岭(广济县[今武穴市]和黄梅交界处),将此拳术授予民间而得以流传下来。岳家拳在鄂东一带流传时间虽长,但因金、元时期朝廷禁止习练而沉寂,直至明末清初,才逐步得到发展。岳家拳拳术套路有:一字拳,二梅花,三门椿,四门架,五法,六合,七星,八法,九连环,十字椿。器械套路有:六合单刀,青龙大刀,钩镰枪,岳家枪,双锏,九牛造栏棍,双锺。气功:沥泉功,十八练功法,生铁运动,点穴绝技等。岳家拳身法运动以前进后退为原则,以吞、吐、浮、沉为主体,手法则以云雾抛托为主法。其理法特征以残、疾、夺、牵、捺、逼、吸八字诀为主法,强调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,借力打力、消身闪打、刚柔相济、以打救打等技法。武穴市体育局副主任张业金,几十年如一日,对岳家拳进行搜集,整理和习练,目前,已成产岳飞武校一所,岳家拳技击术整个套路已经湖北科技出版社、南粤出版社出书,“岳家拳实践用法”经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成光牒,由人民休育出牍社向全国出版发行。岳家拳目前在大陆、台湾、香港、马来西亚都有习练者,通过拳术上的交流,更能体现出两岸一家亲,加强了两岸炎黄子孙的互动。岳飞武校多次派代表团前往香港交流表演,取得了巨大影响,台湾、马来西亚岳家拳练习者也多次来武穴岳飞武校交流学习。